新加坡客家人与客家研究
(作者:陈坡生)
陈坡生
摘要: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报告,新加坡客家人有196,440人,占华人人口的7.9%.比福建41%,潮州21%,广府15.4%还来得少,但比海南6.7%,福州1.9%,兴化0.9%,上海0.9%,福清0.6%多些。 根据估计东南亚有近300万客家人,印尼150万 ...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报告,新加坡客家人有196,440人,占华人人口的7.9%.比福建41%,潮州21%,广府15.4%还来得少,但比海南6.7%,福州1.9%,兴化0.9%,上海0.9%,福清0.6%多些。
根据估计东南亚有近300万客家人,印尼150万,马来西亚125万(有普查150万,社团说180万)泰国55万,新加坡20万(注:各地数字有待印证)。
新加坡(星洲)面积小,早期除了德光岛有较明显的客家村落(1960年代岛民约8千)华人占60%,约4800人,其中客家人60%约3千人。当时客家话是强势方言,其他族群也普遍使用。该岛于80年代中,规划为军事用途,所有岛民需迁移到本岛,1991年岛上坟场被迁至万礼火化场与骨灰瓮安置所,笔者统计当时迁葬的536个各方籍贯的牌位,发现453个客家牌位中,大埔占一半以上,有238位,丰顺114位,梅县96位,惠州5位。这统计说明客家移民在德光岛当时实况。
根据史料:
1;美芝路(Beach Road)客家人从事主要行业有打铁,打石都集中在这一带。最早的丰顺会馆也在这创立。50年代客家山歌聚会也在这一带举行。
2;武吉班让,蔡厝港是郊区,务农,割胶的客家人有几百户,武吉班让客属公会就设在这。
3;三巴旺的西山园及军港有几百人,嘉侨同乡会在这创立。
4;武吉智马7条石,附近有500多人,多从事建筑和相关行业。嘉应五属公会设在这。
5;小坡(二马路,维多利亚)有十多家兴宁人开的藤器家具店。
6;小坡蜜驼路有20多家嘉应人经营的鞋店,附近马来街则有不少皮料行和洋服点业者聚居。
7;大坡漆木街,松柏街(大马路)有许多大埔人经营的布匹行,汇兑及客栈。
8;福建马车街有大量客家人经营的店铺。厦门街有几间客栈和汇兑店。应和会馆(1822)在此创立。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成立于1929年,现已发行了50多期客总会讯。有一些客家研究的文章,1996年世界联谊会在新加坡举办时也有主办客家研究会。茶阳大埔会馆则在几年前成立了“客家研究室”不定期对主办和来自台湾及中国的客家学者交流会,也聚合了一些研究客家学者。
2007年4月份,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在黄贤强副教授的主持下,以东南亚华人专题研究的课程发动了30位硕士班及博士班研究生,作了三场新加坡客家研究论文发表会,课题包含了客家移民,会馆,教育,山歌,客籍作家,客家菜肴,等各方面,兹把3天6场地发表会节目表列出(见附表)。
根据黄副教授说,这其中比较好的论文将作进一步的整理,发表于预定在2007年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所出版的,新加坡客家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根据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的中国客家方言研究者严修鸿博士的看法,新加坡客家方言在1979年政府推行(讲华语,少讲方言)的政策后,大部分的客家家庭的下一代已很少,或完全不用客家话作为家庭用语。客家话要推广及延续是当务之急。除了要有语言学人的研究,进言,更需要客属团体同人群策群力,积极构建客语交际环境。近年来,“新加坡客家歌谣演唱,观摩会”如火如茶地展开,这对提升客家话的地位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