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温育青:公益是我内心深处的终极事业

发布日期:16-06-20

导读一直以来,他以时常迸发“经典”的非常规思维而为人称道,被长江师生广为流传的“因为向往大海,所以汇入长江”正是出自他的手笔。当初“文化传薪火,实干闯未来”这句广告在南中国敲动人心的时候,感受着共鸣的人们却都未曾想过,这一道公益的“薪火”从此持续燃烧了17年……本期邀请长江商学院EMBA三期、CEO班首期学员温育青先生和我们分享他的薪火情结。

薪火之路就这么走

      我经历过当年那个非常初期的公益时代,修路建桥、兴办校舍图书馆、捐款资助偏远山区贫困孩子等等,这样的公益方式不能说没有作用,应该说也是我们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但从一开始我也常在思考,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方式。

      之后不断涌现的种种问题,印证了这一点。公益开始有了“淡旺季”,敬老院、福利院平时无人问津,节庆期间“门庭若市”;“重硬件轻软件”普遍存在,有教室没教师,有仪器没人使用;还有“过把瘾”的心态,缺乏长期、系统的支持等等问题,都导致了公益资源的浪费,这是我们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从当初提出“文化传薪火”,我就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很明确的思路:专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将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导向,传承、传播下去,哪怕只是尽一点绵薄,但日积月累,一定也是好的,薪火之路就这么走。

      为什么是这个领域,这更多是一种情怀驱动吧,冥冥中的注定。当时在一些公益媒体人的牵动之下,我们是最早一批关注国民党抗战老兵的人,在企业的角度,很可能是第一家。

      从老兵身上吸收到的热血能量让人动容,我当时想,这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主流价值观——在那个全球化背景下,改革开放后期市场经济疯狂发展的年代,在脚踏实地、奋勇拼搏、珍惜和感恩等等,这些珍贵品质人们开始“羞于启齿”的时候,我突然感受到了真正的正能量——尽管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说法。

太迟了,更应该马上去做

      就在那样的热血之下,“薪火”就从爱国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要义开始出发了。我们和南方都市报合作,开展了系列寻访、关爱抗战老兵的行动,不仅出报道,还出纪录片、出书,再到后来我们又关注了远征军等等。持续到去年、前年,我们参与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系列活动,还和《新周刊》创刊人孙冕老师(后来也成为了我们薪火公益的特聘顾问)等公益人士一起,为最后的老兵们尽自己的心意。

      在关爱老兵的十几年过程中,与其说是做公益,不如说,是对我们内心的洗礼与救赎。关爱老兵,是一件与时间赛跑的事。每次在微博上收到孙冕老师的@,我都忍不住内心抽搐一下。从最早捐款用于改善老兵生活,到后来用于治病,最后,已经是作为殡葬经费。

      老实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听过不少不同的声音,“都那么老了,还有什么意义”。现在很多人提公益效率、公益回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公益的效果不应以单纯的“结果”或者“经济效益”为标准——就我们这个努力而言,没有所谓结果,但却有着无可替代的效果和影响。

      而更关键的还是,这种“晚了、来不及了就算了”的思维,对整个社会各个维度而言都是一种伤害。正是因为太迟了,更应该马上去做,不容犹豫。

      走进古籍修复这个领域,也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情。这个领域对很多人而言都很陌生,我也不例外。在关爱老兵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不少研究民国历史的专家学者,包括邓康延先生(后来也成为了薪火公益的特聘顾问),在他的引荐之下,“抢救民国文献”(注:民国时期的报刊书籍和文献报告等统称民国文献)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这一次,抢救民国文献

      为什么是抢救,又为什么是民国的文献。中国自古有“纸有千寿”的说法,但不包括民国时期。当时中国的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阶段过渡,造纸材料混杂,机械造纸制浆工艺落后,因此民国时期的纸张最年轻,“寿命”却最短。用我们去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的工作人员的说法:触目惊心。现在全国90%以上的民国文献损毁严重,这其中既有纸张的“先天不足”也有政治社会环境下的因素,长期得不到重视。

      用不了多久,我们能看到甲骨文,能看到唐宋书画,却看不到民国时期的东西,这是多么荒谬的一种可能,却是千真万确可能发生的。据我们的了解,全国范围内掌握民国文献修复工艺的人只有几十个人,而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还要更少一些。海量的珍贵文献,微量的从业人员,用一种理想化的计算方法,这需要一千年的时间去完成,为什么说是理想化,因为那些民国文献根本等不了多久。

      再一次和时间赛跑。这一次,我们为抢救民国文献尽一己之绵薄。我们和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建设的“薪火文献修复中心”在上个月投入运行了,首期培训班开班授课,我们看到了一些学员的修复作品,虽然只是小小的起步,却也让人感到激动。大家都在说工匠精神,这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做这一行不仅是手艺人,还是文化人,儒释道文化都要求有所学习。更困难的是,要守得住寂寞。目前行业的就业环境还很差,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都不足以留住人才。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与推动。

薪火虽小,莫畏艰难

      在社会和时代面前,企业和人生都是渺小的。然而再渺小的微光,我也希望它能承载“薪火相传”的力量。薪火的力量虽然微小,但不能成为我们畏难的借口,来不及的能做多少是多少;再大的领域都可以从一个区域做起;艰难的困境但求方法创新。

      今年,我首期捐款3000万元,与广东省青基会、梅州团市委等单位联合搭建了一个微信助学平台。助学,是公益慈善领域中最常见的。从更早时候捐赠学校硬件,到这几年捐助失学青少年,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助学是一项必须要求关注度、持续性和执行力的社会工程,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慈善事业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力量,慈善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如何让有限的财富发挥无限的价值,让财富本身具有生命力和成长可能,这是需要我们去积极思考和践行的。这种认识的变化,让我完成了从捐助者向发起人的转变。

      我们希望搭建一个更行之有效、符合当下的平台。例如为了发挥“圈子”效应在公益领域的作用,我们在平台上设置了“反哺母校”的功能,通过平台凝聚校友的力量,形成校友公益圈。这是当代互联网社交的理念,通过“圈子”的力量,去推广和传播,带动彼此参与公益,实现微公益时代人人随手参与公益,成为公益主角的理念。

      孩子,是文化的承接者,关系民族未来,我们希望实现助学而又不仅仅是学业本身——通过有形的资助,种下无形的善念,有朝一日每个人能将这种善念再传递给同样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向善文化的传承,也正是薪火的真正含义。

      这是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一点无法回避。对此,每一个人都负有重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都在为各自心中的目标而奋斗,但如果只为了可以量化的目标和眼前的利益,我们的未来一定是有限的。社会是一个相生相长的生命体系,只有越来越多懂得给予的人、懂得分享的人、懂得建设的人,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团体的共同收获。

      薪火一路走来,有17年多了。薪火的轨迹绝对称不上轰轰烈烈,却始终是步履坚定的。我感谢在做企业、做品牌的20年时光中,有缘去遇到那些机缘巧合,有机会去发心做一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我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的说过,薪火之于我,是一种信仰的存在。公益,是我内心深处的终极事业。

来源:长江商学院校友官微